备边司这一官职从产生到撤销,在朝鲜历史上有着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它的职责和权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着基本的兴衰特性。那么,朝鲜备边司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官?备边司的官制具体又是怎样的呢?
朝鲜备边司是什么官
备边司是朝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李氏朝鲜总领中央和地方军务的官厅,为正一品衙门,别称“备局”、“筹司”。1510年(中宗五年,一说1541年,即中宗三十六年)成立。初期只是边防有事时处理事务的负责国防的机构。1555年(明宗10年)办公地点移至昌德宫南侧敦化门外。
1592年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史称“壬辰卫国战争”。当时的备边司已发展成为一个负责军国机务的中央文武合议机构,负责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全面事务。
备边司的官制
备边司堂上官
备边司的官制按《续大典》,最高长官为都提调,由议政府的三名议政(现任及前任)兼任,为正一品。实际管事的长官为提调,为从一品到从二品。提调为17名,由左右赞成、左右参赞、吏曹判书、礼曹判书、兵曹判书、刑曹判书(或吏、户、礼、兵四判书)、训练大将、御营大将、禁卫大将、摠戎使、守御使、开城留守、江华留守、弘文馆大提学兼任,无定员。备边司堂上人数多达数十名。提调中掌握实权的是“有司堂上(相当于常任委员)”(4名,一说3名,须通晓兵务,每日从备边司外出处理军务)、“(八道)句管堂上”(8名)和“贡廛堂上”(2名)。其中句管堂上设置于1713年(朝鲜肃宗三十九年),负责处理朝鲜八道的“状启”和“文簿”事务(一人一道),贡廛堂上负责对中国朝贡和市场管理。副提调一员(正三品堂上文官),由一名通晓兵事的有司堂上兼任。此后据《大典通编》,新增禁卫大将、摠戎使、守御使可兼任提调的规定。还有4名邑事堂上,各自负责两个道的军务。
备边司堂下官
备边司管理具体事务的机构称为“郎厅”(从六品衙门)。郎厅由4名文官和8名武官共12人组成。武官中的1员由兵曹的武备司郎厅(从六品)兼任,3员从国王的侍从文官中任命,8名从武官中任命。武官如是七品以上官员兼任,15个月任职满后,便会升为从六品。此外还设有负责杂务的书吏16名、书写1名,负责杂役的库直2名、使令16名、厅直1名、文书直(人数不详)、守直军士3名、拨军3名等。